“我有幸看到了深海黑暗世界的一角”
来源:新闻中心 发表时间:05/27/2018
“这次‘深海勇士’号西沙载人深潜航次收获很大,我们在南海首次发现了‘冷水珊瑚林’, 看到了海水深处的另外一个世界,也加深了对冷泉口变化的认识,为全面、正确理解南海深部过程提供了崭新的材料和问题。”5月25日,刚刚结束西沙载人深潜航次、回到学校的汪品先院士兴奋地告诉记者。面前的老先生看上去精神矍铄,他饶有兴致地娓娓道来。 该科考航次自5月11日起航,至23日告捷,共下潜13次,聚焦于南海西北海域特定目标,开展深海过程的观测、采集与试验,包括冷泉、珊瑚礁台地、峡谷和泥火山等。在这一航次中,年逾八旬的汪品先院士三潜南海,每次下潜观测采样时间都在8小时以上。
我们为我国载人深潜事业的进步感到振奋,也为这位科学大家深海不懈探索的精神深深打动。
成功完成三次深海下潜
“我们说:21世纪人跟海洋的关系在变化,因为人类要开发海洋本身,需要在垂向上进入海洋。我这次特别高兴,因为自己真的是进入了海洋的深处。”说起刚刚结束的这次西沙海域载人深潜航次,老先生的话语中仍溢满兴奋。
航次实施12天,汪品先院士在9天内完成3次下潜。他介绍,此航次上有8位科学家参与科考,每位科学家平均有1.5次下潜机会(每人下潜1至2次)。他自己原本计划下潜2次,一次是看冷泉,一次是看珊瑚礁。因为冷水珊瑚林的发现,“深海勇士”号增加了一次下潜、一天里下潜两次,为他提供了第三次下潜的机会。 无惧年迈,连续三次下潜到一千多米深的西沙海底,每次观测采样都要持续不少于8小时,作为一个年逾八旬的长者,身体吃得消吗?
首次发现“深水珊瑚林”
在屏幕上,一张张高清晰的图片,呈现的就是让汪品先院士兴奋不已的此航次重要发现——“深水珊瑚林”。其中最抢眼的高约两米的为“竹珊瑚”,这是一种鞭子状的生物,下部有节像根竹子,上部弯转卷曲的部分长肉体,拉直后总长可达五六米。 “我第一次下潜就‘撞’上了这片冷水珊瑚林。”他一边展示图片,一边作着介绍,在竹珊瑚旁边,还“站立”着扇状、扫帚状等多种多样的深水珊瑚和海绵等。
“这些固着在海底的生物构成了深海的‘园林’。”在汪品先院士看来,如同陆地上的园林一样,在深海海底,高大的竹珊瑚像树木,低矮的扇珊瑚和海绵之类像灌木,而贴在海底的海绵、苔藓虫相当于草本植物。如同陆地的树林是鸟兽的家园一样,这片深海“园林”为包括章鱼、海星之类在内的游泳和爬行的海洋动物提供了栖居地。 “我这次很有幸,看到了深海黑暗世界里的一角。”老先生颇为感慨,海水平均水深3700米,上面200米才有光,也就是说3500米的海水是没有光的,地球上海水95%是黑的,是一个我们今天很少了解的黑暗世界。
“原来以为深海裸露的岩石只是风化剥蚀的对象,对于海洋中的生命过程并无作用。” 汪品先院士说,“这次深海珊瑚林的发现改变了原先的认识,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其分布范围和形成原因,及其在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的作用。”同时,深水珊瑚在古海洋学和海洋药物研究中有其特殊的价值。有的深水珊瑚能形成碳酸钙的骨骼,特别是生长缓慢的种类(有的数十年才生长一毫米),可有数千年的高寿,能够提供深部海水温度变化的高分辨率记录。
他介绍,该航次发现了新的冷泉口和密集型冷水珊瑚群,开展了沉没碳酸盐台地、泥火山和峡谷的首次实地观测,进行了冷泉沉积层水化学、生物诱捕等试验,提出了关于冷泉活动变化、碳酸盐台地和冷水珊瑚群分布等方面的新认识。在冷泉口、泥火山、碳酸盐台地等采集了多种样品,为今后进一步研究提出了多个主题,将在航次后组织合作研究。该航次的成功实施也为载人深潜航次的科学考察提供了成功经验。
学科带头人要亲自带头出海
“创新的源泉在自然界。要想获得原始性的创新,你就要自己深入自然界里去,而不是在别人的文章里找新意。”谈起科学家参与野外科考,这位长者直言,“当了学科带头人,就不出野外了,这个是很可怕的。”
汪品先院士说,现在存在一种不良现象,学科带头人在科研项目获批立项后,多是招纳学生,派学生出去参加野外考察。在船上,学生拿不了主意,大家就做了不少重复的工作,没有人能抓得住关键科学问题,更没有人能调整、改变科考计划、路线。
此举恰好与国际惯例相反。“国际上很多科研项目获批后,项目负责人一定要自己去采样。” “要你自己到自然界去,要自己直接接触自然,这样才会有新意,所以说‘创新的源泉在自然’。”他再一次呼吁。
对南海深部过程形成重要新认识
“深海勇士”号西沙载人深潜航次也是“南海深部过程演变”计划组织实施的最后一个深潜航次。作为这一我国深海科学领域迄今最重大基础性综合研究计划的指导专家组组长,回顾8年来所开展的一系列合作研究工作,汪品先院士颇感欣慰。
他说,这一重大计划共立项60项,国内30多个单位、700多位科学家参与,同时还成功组织实施了3个大洋钻探航次和3个深潜航次,对南海海盆的起源、形成过程和现代过程展开研究,已取得一系列重大创新性认识。 “南海深部计划”经过8年长跑,目前已进入跑道最后一圈、冲刺阶段。南海遥控深潜、西沙载人深潜科考航次的成功实施,助力该计划圆满收官。届时,南海有望成为国际上研究最为深入和全面的边缘海之一。
“我们想在国际上证明对南海深部的认识,主要是中国人领头取得的。”汪品先院士最后说。
我们为我国载人深潜事业的进步感到振奋,也为这位科学大家深海不懈探索的精神深深打动。
成功完成三次深海下潜
“我们说:21世纪人跟海洋的关系在变化,因为人类要开发海洋本身,需要在垂向上进入海洋。我这次特别高兴,因为自己真的是进入了海洋的深处。”说起刚刚结束的这次西沙海域载人深潜航次,老先生的话语中仍溢满兴奋。
航次实施12天,汪品先院士在9天内完成3次下潜。他介绍,此航次上有8位科学家参与科考,每位科学家平均有1.5次下潜机会(每人下潜1至2次)。他自己原本计划下潜2次,一次是看冷泉,一次是看珊瑚礁。因为冷水珊瑚林的发现,“深海勇士”号增加了一次下潜、一天里下潜两次,为他提供了第三次下潜的机会。 无惧年迈,连续三次下潜到一千多米深的西沙海底,每次观测采样都要持续不少于8小时,作为一个年逾八旬的长者,身体吃得消吗?
汪品先院士从“深海勇士”号载人舱走出(新华社记者5月21日摄)
首次发现“深水珊瑚林”
在屏幕上,一张张高清晰的图片,呈现的就是让汪品先院士兴奋不已的此航次重要发现——“深水珊瑚林”。其中最抢眼的高约两米的为“竹珊瑚”,这是一种鞭子状的生物,下部有节像根竹子,上部弯转卷曲的部分长肉体,拉直后总长可达五六米。 “我第一次下潜就‘撞’上了这片冷水珊瑚林。”他一边展示图片,一边作着介绍,在竹珊瑚旁边,还“站立”着扇状、扫帚状等多种多样的深水珊瑚和海绵等。
“这些固着在海底的生物构成了深海的‘园林’。”在汪品先院士看来,如同陆地上的园林一样,在深海海底,高大的竹珊瑚像树木,低矮的扇珊瑚和海绵之类像灌木,而贴在海底的海绵、苔藓虫相当于草本植物。如同陆地的树林是鸟兽的家园一样,这片深海“园林”为包括章鱼、海星之类在内的游泳和爬行的海洋动物提供了栖居地。 “我这次很有幸,看到了深海黑暗世界里的一角。”老先生颇为感慨,海水平均水深3700米,上面200米才有光,也就是说3500米的海水是没有光的,地球上海水95%是黑的,是一个我们今天很少了解的黑暗世界。
“原来以为深海裸露的岩石只是风化剥蚀的对象,对于海洋中的生命过程并无作用。” 汪品先院士说,“这次深海珊瑚林的发现改变了原先的认识,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其分布范围和形成原因,及其在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的作用。”同时,深水珊瑚在古海洋学和海洋药物研究中有其特殊的价值。有的深水珊瑚能形成碳酸钙的骨骼,特别是生长缓慢的种类(有的数十年才生长一毫米),可有数千年的高寿,能够提供深部海水温度变化的高分辨率记录。
他介绍,该航次发现了新的冷泉口和密集型冷水珊瑚群,开展了沉没碳酸盐台地、泥火山和峡谷的首次实地观测,进行了冷泉沉积层水化学、生物诱捕等试验,提出了关于冷泉活动变化、碳酸盐台地和冷水珊瑚群分布等方面的新认识。在冷泉口、泥火山、碳酸盐台地等采集了多种样品,为今后进一步研究提出了多个主题,将在航次后组织合作研究。该航次的成功实施也为载人深潜航次的科学考察提供了成功经验。
学科带头人要亲自带头出海
“创新的源泉在自然界。要想获得原始性的创新,你就要自己深入自然界里去,而不是在别人的文章里找新意。”谈起科学家参与野外科考,这位长者直言,“当了学科带头人,就不出野外了,这个是很可怕的。”
汪品先院士说,现在存在一种不良现象,学科带头人在科研项目获批立项后,多是招纳学生,派学生出去参加野外考察。在船上,学生拿不了主意,大家就做了不少重复的工作,没有人能抓得住关键科学问题,更没有人能调整、改变科考计划、路线。
此举恰好与国际惯例相反。“国际上很多科研项目获批后,项目负责人一定要自己去采样。” “要你自己到自然界去,要自己直接接触自然,这样才会有新意,所以说‘创新的源泉在自然’。”他再一次呼吁。
对南海深部过程形成重要新认识
“深海勇士”号西沙载人深潜航次也是“南海深部过程演变”计划组织实施的最后一个深潜航次。作为这一我国深海科学领域迄今最重大基础性综合研究计划的指导专家组组长,回顾8年来所开展的一系列合作研究工作,汪品先院士颇感欣慰。
他说,这一重大计划共立项60项,国内30多个单位、700多位科学家参与,同时还成功组织实施了3个大洋钻探航次和3个深潜航次,对南海海盆的起源、形成过程和现代过程展开研究,已取得一系列重大创新性认识。 “南海深部计划”经过8年长跑,目前已进入跑道最后一圈、冲刺阶段。南海遥控深潜、西沙载人深潜科考航次的成功实施,助力该计划圆满收官。届时,南海有望成为国际上研究最为深入和全面的边缘海之一。
“我们想在国际上证明对南海深部的认识,主要是中国人领头取得的。”汪品先院士最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