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邀请,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周新华教授于10月19日、22日上午,为我院师生带来两场“现代地球化学”系列讲座。
周新华教授分别从“漫话地学教育”和“地球化学学科形成和发展:渗透与交融”两个主题切入,深入浅出地为同济师生梳理了名校名家、中国地学历史和地学教育的关系,详细地回顾了国际和中国地球化学学科的起源、发展和传承,将地学教育和地球化学学科的发展历史融为一体,通俗易懂地呈现在了总计约6个小时的讲座报告中。
在第一次讲座中,周新华教授将同济的百年历史融入到地学教育主题中,从德文医学堂到bat365在线平台,从吴淞校舍到李庄续学再到四平路恢复发展,同济的百年是中国大学百年的缩影,同样也是中国教育的缩影,在“同舟共济”校训的引领下,同济始终将自身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与国家的发展和需求休戚与共。从李国豪老校长到汪品先先生,同济诠释了何为大学之大不在于大厦,而在于大师。周新华教授又以一张张生动的照片带领同济师生一道来了一次时光之旅,从南京珠江路700号的中央地质调查所到北京大学红楼再到现今的祁家豁子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从曾经的中国地学摇篮到现今的中国地学标杆,中国地学历史发展的波澜壮阔清晰可见。在回顾历史的基础上,周新华教授进一步梳理了中国地学的教育,其源头以及发展脉络的“树干和树枝”,将现今的中国地学高校和单位串联在了一起,为在座的同济师生找到了传承的源头。
在第二次的讲座中,周新华教授从历史演变的角度,科学地考证了地球化学学科的由来,从化学到地球化学的质变,是化学学科和地质学科渗透与交融的产物。作为学科渗透与交融的典型成功案例,他以地球化学学科的发展为例,详细剖析了近现代西方科学的来龙去脉。通过他的介绍,诺贝尔奖变得不再遥不可及,地球科学家同样能做出诺贝尔奖级的研究工作。他还指出,百年后的今天,学科发展依然需要交融,新的学科交叉呼之欲出,他鼓励年轻一代的学者要打开眼界,不再拘泥于单一学科的研究,勇敢尝试新的学科交叉。作为中国著名的地球化学家,周新华教授还为同济师生梳理了中国地球化学学科和地幔地球化学方向的诞生和发展。通过大量的影像资料,同济师生深刻体会到中国地球化学学科从无到有的宏伟,从条件艰苦到如今紧跟国际步伐甚至部分方向引领世界的不易。耳熟能详的中国地球化学家们在周新华教授的报告中与同济师生来了一场跨越时空的互动。
在回顾历史、强调传承的同时,周新华教授也在报告中指出当代青年教师和学生肩负的责任和担当。在过去近百年的历史中,通过几代中国地质人的艰苦奋斗,我国已形成了完整的地球科学研究体系。在新时代,我们将面临新的挑战,在学科的进一步发展和创新上需要更多年轻一代勇敢地站出来。我们了解历史、我们铭记历史,在“同舟共济”精神的指引下,继往开来,更上一层。
报告结束后,学院师生就周老师的讲座内容展开热烈的交流讨论。
周新华教授长期从事同位素年代学、地幔地球化学、岩石圈深部过程和高精度同位素质谱分析等研究,取得多项重要研究成果,2008年即已进入全球地球科学高被引作者1000人,先后获得中科院自然科学一等奖两次,人事部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及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等多项科技奖励。
撰稿:俞 恂
编辑:高小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