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23-24日,bat365在线平台、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2023年度学术年会成功召开。全院教职工、博士后、海底观测大科学工程办公室工程技术人员以及部分特邀专家等200余人齐聚临港,总结回顾2023年度进展,共同展望未来发展蓝图。会议首日重点围绕“气候演变与低纬驱动”、“源汇过程与物质循环”、“西太平洋的构造演变”、“地球物理与深部探测”四大学术方向展开汇报,次日聚焦学院和实验室2023年度重大进展、未来学术发展方向,以及2023年度工作总结。此外,会议还充分利用午间和晚间时间组织了学位评定分委员会会议、实验室安全及技术人员座谈会、教学及班主任工作会议、实验室科研工作座谈会、青年学者发展座谈会、教职工代表大会,以及展板报告等多种形式的交流研讨活动,分1个主会场和2个分会场同步进行,全方位总结交流2023年年度工作。
四大学术方向专题汇报
“气候演变与低纬驱动”专题先后由金晓波、杜金龙、李琛、颜余真、卢婉仪、易亮分别从颗石藻碳泵、洋盆尺度的储碳机制差异、中低纬氮循环演变、冰期旋回中大气氧气浓度变化、千年尺度深海密度变化,以及深海综合地质年代研究方面展开汇报,介绍了过去深海碳氮循环变化及其对气候演变的影响和驱动机制。“源汇过程与物质循环”专题由张艳伟、赵玉龙、李江涛、胡忠亚、涂俊彪、李超结合现代观测与地质记录,汇报了南海不同尺度的沉积输运过程、微生物变化、镁循环演变、流域侵蚀等相关进展。“西太平洋的构造演变”专题由于有强、薛梅、赵崇进、余梦明、钱生平、户盼盼汇报,介绍了板缘张裂、海洋板块内各向异性、西太重磁场、俯冲及其构造岩浆响应、岩浆活动与深部过程、盆地走滑断裂跃迁与西太平洋板块俯冲等最新进展。“地球物理与深部探测”专题,张罗磊、王腾飞、滕尚纯、黄晖、孙耀充、陈敏先后汇报了大地电磁、地震数据波形反演成像、哨声模合声波、相位相干方法、面波频散成像和和震源动力学模拟、非常规储层封存 CO2与强化开采数值模拟等不同方法的应用进展。
重大进展、未来方向与年度总结
2023年学院/实验室在多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国家海底科学观测系统项目办公室副主任杨群慧,副院长、中国IODP办公室主任拓守廷,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刘志飞分别介绍了东海海底观测网建设、大洋钻探与同济海洋科考教学保障船以及实验室重组方案的重要进展。
2023年bat365在线平台牵头统筹协调建设的国家海底观测网项目成功完成“同济•海一号”东海多圈层立体塔基观测平台的设计建造和海上安装,预计年底启动试运行,届时可为我国海洋气候演变研究、海洋灾害预警预报、国家海洋权益维护和海洋经济发展等提供全面精准实时的海洋大数据服务,标志着距离建成总体水平国际一流、全球规模最大的综合性科学观测网迈出关键一步。
2023年中国IODP推进发起“以我为主”的2024年后新一轮国际大洋钻探计划取得显著进展,《国际大洋钻探中国科学执行计划(2025-2035)》将于年底完成初稿,在临港基地建设并运行国际大洋钻探岩芯实验室已成功纳入上海市新基建建设和投资机会清单,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负责管理运行的“梦想”号天然气水合物钻采船(大洋钻探船)正式命名并试航,中国联合国际引领新一轮世界大洋钻探指日可待,期待同济人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此外,同济人将迎来自己的海洋科考教学保障船。 2023年度已完成船舶建造的立项、设计、论证、招标和采购等重要任务,预计2024年2月正式开工建设,2024年11月下水,2025年试航并交船,届时将为承担国家重大科研任务、海洋装备研发海试、以及校内多学科交叉融合和海上实习提供重要装备技术保障!
围绕战略意义和实验室定位、建设基础、发展目标与重点任务、人员队伍、运行管理与条件保障五个方面,刘志飞系统介绍了实验室优化重组方案。刘志飞指出实验室近5年主持的国家重大项目数量再创新高,科研成果数量和质量不断攀升,特别是在Nature, Science及其子刊等国际顶级期刊上的论文数量大幅提升,取得一大批原创性科研成果。实验室重组后将在现有基础上继续优化调整,继续围绕建设海洋强国这一重大国家战略目标,依托大洋钻探、海底观测网以及深潜“三深”技术联合的特色优势,围绕低纬驱动、板缘张裂、洋陆相互作用三大学术主题,领衔大洋钻探国际大科学计划,牵头海底科学观测网国家大科学计划,大力发展地球系统科学,建立地球科学的中国学派。
老师们围绕以上进展进行了深入交流讨论,大家为学院和实验室在科学研究、人才队伍以及平台建设方面取得的突出进展感到十分鼓舞,为当前同济海洋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感到振奋人心,发言积极,讨论热烈。其中,耿建华、朱伟林、杨守业、韩德胜、田军、杨风丽、刘玉柱、王汝建、贾国东、钟广法、宋海斌、吴自军、余梦明等多位老师分别围绕地球物理学、海洋油气资源、空间物理、古海洋学、海洋沉积学、大陆边缘构造、深海生物地球化学等多个学科方向,从学科发展历史传承和未来创新角度,提出了当前学科转型方式以及未来发展目标,期待同济海洋年轻一代能充分开展学科交叉,拓展研究领域,不同尺度攻克新科学问题,实现科学上的更多创新。
翦知湣院士对大家的发言感触颇深,他为大家的成果进展感到十分欣慰的同时,不禁感叹道:“同济海洋的历史最早源于70年代近海油气资源研究,80年代在汪老师的带领下转向深海研究,同时以科学和技术联合作为特色主攻,加强国际合作,很高兴看到目前我们处于新的上升阶段,特别是我们的青年人才队伍茁壮成长。但机遇与挑战并存,希望我们未来能继续坚守深海特色,特别是年轻人,要敢于“破五唯”,坚守科学家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保持坚忍不拔的科研精神,充分进行学科交叉,包容、团结、合作,共同吹响地球科学中国学派的号角!”
学院党委书记李江涛、实验室副主任党皓文分别总结了学院和实验室2023年度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中国大洋钻探、海底观测大科学工程、实验室重组以及科研成果、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方面取得多项重要突破,包括汪品先院士荣获《中国新闻周刊》2023年度影响力人物,翦知湣老师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院的优秀青年人才成长十分迅速等。感慨于学院2023年取得突破进展以及当前所处的大好机遇,李江涛感叹:“未来已来,海洋值得期待。”
每次年会,汪品先院士的报告都是大家最为期待的!本次年会,汪品先院士以“迎接中国学派”为题,吹响了同济海洋为迎接地球科学中国学派奋进的号角!汪品先院士指出,当前中国科技投入增加速度全球第一,但“产出/投入”比反而下降,究其根本原因在于我们满足于“原料输出型”科研模式,下一步只有从“原料输出型”转为“深加工型”才能从根本上完成中国地球科学的转型。汪品先院士从地球科学的起源和发展历史角度强调,当前地球科学已经从分门别类的地球科学变为地球系统,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性,从欧洲走到全球;为此,中国地球科学转型未来应该选择中国自然条件有优势、科学研究积累有突破的“低纬驱动”和“板块学说下集”两大主题入手,详细介绍了两大主题的最新认识和未来转型需要主攻的具体科学问题和方向,为同济海洋下一步如何迎接中国学派指明了前进方向!最后汪品先院士呼吁:“华夏振兴既要有硬实力,又要有软实力。在科学上只有建设独立发展能力,形成自己的学派,才会真正确立国际竞争力,才能在国际文化竞争中赢得主动权。”
年会最后,翦知湣院长向朱伟林、范代读、易亮、赵峦啸、卢婉仪、颜余真、卢银、林宝治、杜金龙、拓守廷、徐昌伟、罗安、刘鹏飞、林梅14位教师颁发了“bat365在线平台院长奖”,以表彰他们在学院教学、科研、大洋钻探科普、科考船建造、大科学工程建设、外事工作以及学生工作中的突出表现。实验室主任刘志飞教授为翦知湣院士颁发了实验室主任奖/特殊贡献奖,热烈祝贺翦知湣老师今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蓝图已绘就,号角已吹响,新阶段、新征程催人奋斗,期待未来全体同济海洋人共同吹响地球科学中国学派的号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