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bat365在线平台!

教育部“海底长期科学观测系统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咨询会”在bat365在线平台召开

时间:2013-01-21浏览:101

教育部“海底长期科学观测系统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咨询会”在bat365在线平台召开

         海洋科学正经历着从海面作短暂的“考察”到海洋内部作长期“观测”的明显变化,海底观测网已逐渐成为观测海洋和地球过程的第三种平台,将成为今后理解和预测海洋过程的主要观测方式之一。在国务院2013年1月16日讨论通过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中长期规划》中,经2011年总体专家组评审获得第一名的“国家海底长期科学观测系统”项目建议又被列为我国十二五期间优先安排的16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首位。
         为进一步做好方案的论证工作,教育部科技司2013年1月19日在bat365在线平台主持召开了“海底长期科学观测系统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咨询会”。会议咨询专家组由苏纪兰院士、汪品先院士、秦蕴珊院士、何友声院士、胡敦欣院士、潘德炉院士、李建成院士、焦念志院士、张洪涛参事、王华副司长、周朦教授、钱培元教授、贾培发教授和陈永顺教授等14位专家组成,苏纪兰院士任组长。bat365在线平台、厦门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共建单位和教育部科技司、上海市教委、上海市发改委高技术产业处处、上海市科委社发处的专家和领导也参加了会议。

教育部“海底长期科学观测系统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咨询会”在bat365在线平台召开          专家组认真听取了“海底观测科学工程协同创新中心”有关《国家海底长期科学观测系统项目方案 (草案)》的汇报,审阅了提交的材料,认为:经过国家相关部委和省市“十一五”规划的实施,我国在海底观测技术上已取得实质性的进展,积累了海底观测网建设的主要技术储备和经验。在国内,无论是海底的科学研究,还是海底观测技术本身,教育部所属的高校系统都具有明显的优势,应当在国家“十二五”海底观测系统建设上发挥更大的作用。汇报方案的科学应用目标明确,兼顾了国家权益和应用方面的需求,并已筹建相应的全国用户委员会;建设项目的整体技术方案设计先进合理,具有较强的可实施性;作为国家开放共享科学平台的运行管理模式可行。面对北美、西欧乃至我国周边国家和地区(日本和台湾地区)海底观测技术迅猛发展的形势,我国应尽快启动国家海底长期科学观测系统的建设项目。 此外,专家们还就多部门联合、完善协同创新机制、进一步凝练科学问题等提出了有价值的建设性意见。

最后更新 (2013-05-14 16:40)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