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lcome to the School of Ocean and Earth Science, Tongji University

新民科学咖啡馆:首位深潜科学家讲述南海经历

There are no translations available.

首位深潜科学家讲述南海经历

        7月23日晚,我国首位搭乘“蛟龙”号深潜南海考察的科学家、bat365在线平台教授周怀阳现身在bat365在线平台中法中心举行的新民科学咖啡馆,和沪上普通市民分享海底勘探的难忘见闻。这场科普讲座的另一位主讲人是参与研发“蛟龙” 号的中船重工702所所长翁震平教授。

周怀阳教授

     下潜深海经历很奇妙
      在此次“蛟龙”号试验性应用航次中,共开展了10次载人下潜。其中冷泉区6个潜次,海山区4个潜次。周怀阳教授是乘坐“蛟龙号”深潜的中国首位科学家,先后下潜了3次。我校海洋学院的杨群慧副教授也搭乘深潜,成为首位女乘客。
      “第一次乘坐中国人自己的蛟龙号深潜,现在想来还是很兴奋、开心”,在讲座上,周怀阳就饶有趣味地介绍“蛟龙号”在海山区和冷泉活动区的经历。由于海洋的洋底一片漆黑,而以往最精确的海测海底地形误差也在0.5% -1%左右,这意味着,即使海底有座30层的高楼,科学家实地找起来也很不容易。

周怀阳教授

     此次借助“蛟龙号”深潜器,科学家们勘探两个观测点,一个是现在被命名为“蛟龙海山”的海山,一个是南海冷泉活动区。周怀阳介绍,“海山很陡,其中一侧的峭壁约有两三百米高,蛟龙号沿着这个峭壁攀爬。同时我们的蛟龙号还可以悬停,这在深海探测上技术领先”,周怀阳说,在海山表面,覆盖着沉积物,沉积物表面有年龄上千万年的锰结核,还有各种海绵、珊瑚,是研究生物多样性的“富矿”。同时通过研究海山还有助于了解南海自身演化,判断南海的实际年龄。
      在海底看见一些未知的东西,周怀阳说,一条大鱼,身形好像龙鱼,通体洁白,全身的背鳍、侧鳍展开,在机械手臂工作时,从始至终一直静静待在一边,让人甚至怀疑它是否是活物,可当机械手轻轻一触,它唰地弹了开去;一条巨大的“海怪”,头顶仿若一顶花冠,一张一合,整个身体向后弯曲折叠地游走。这应是一种后腮类的软体动物,但谁也不知道它的名字。

海底世界

      捕捞的“海鲜”都是科研珍品
      阿尔文虾、深海海百合、瓷蟹、贻贝和单株珊瑚,甚至巨大的蜘蛛蟹,这些公众前所未见的“深海宝贝”,一幅幅展示在听众眼前,奇特的造型、丰富的姿态一下子吸引了大家的视线。
      讲座现场,周怀阳饶有兴趣地点解着采集到的样本图片。比如玻璃海绵,素有“火山雪莲”之称,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火山雪莲”只有在海底盛放才是最美的,当科学家们把它打捞上来后,它就脱水蔫了。“其实海参也是一样的,我们在海底看到了很多海参颜色都很鲜艳,有的是红色的,但在捕捞过程中海参出于自我保护先吐出内脏,甚而会分泌一种酶,溶化身体,所以到最后出海的时候,海参的颜色就变成深色的了。”
      周怀阳指着照片上一个类似巨大海参的动物说,“这特别像海参,但远远大于我们日常见到的。我们分析,这是一种多毛类环形动物,可能是一种新的物种”,这些都是珍贵的研究资料,他说,在海底的活生生的物种和后来展示的样本,模样上可能差距很大,科学家若没有实地去看一看,有时候还真对应不起来。
      周怀阳介绍,这些“海鲜”都不能食用,一是因为海底生物有的富含甲烷,食品安全不达标。目前,“蛟龙号”打捞的所有生物样本都完好地保存在冰柜中。海底样品      中国制造蛟龙号
      对于蛟龙号,周怀阳教授自豪之情溢于言表。他介绍,正是蛟龙号,我国海洋研究人员才实现多年来的深潜夙愿。此次随“蛟龙号”执行载人深潜任务的科学家团队总计96人,来自22个科研单位,“中国科学家终于可以与深海近距离接触了”。
      作为参与研发“蛟龙”号的科学家,中船重工702所所长翁震平教授介绍说, “蛟龙号”载人深潜器的研发集结了我国的55个科研机构的智慧。 去年,“蛟龙号”海试已经成功突破了7000米大关,最深处达到7062米。翁震平打了一个形象的比方,一个法国埃菲尔铁塔的重量约1万吨,水下7000米的压力约12万吨。也就是说,“蛟龙号”突破7000米,相当于拖着12个埃菲尔铁塔在海里活动。“转弯、原地掉头、爬坡,它样样行。值得一提的是,“蛟龙号”能在海底悬停和打钻的功能,是很多国外深潜器都不具备的,这是蛟龙号的后发优势。”
      “深海,中国人来了”,讲座中,两位科学家不时流露出自豪之情。

周怀阳教授

周怀阳教授

  

Last Updated (2013-07-25 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