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lcome to the School of Ocean and Earth Science, Tongji University

【科技日报】海底有太多的精彩和未知

There are no translations available.

【科技日报】海底有太多的精彩和未知

——“蛟龙”号下潜感想
bat365在线平台副教授 杨群慧  

来源:【科技日报】2013年7月15日 第03版

        进舱、起吊、入水、下潜,潜器舷窗外是清澈的蓝色、晶莹的气泡,以及偶尔略过的小丑鱼;随着33米/分钟的下潜速度,光线很快便消失,生物的荧光将我带入了繁星闪烁的“夜空”……
  2010年7月在美国Alvin载人潜水器上经历的一切,2013年6月20日又重现了,但发生的地点是中国南海,在中国的“蛟龙”号上。
  在大家的支持下,这一天,我非常幸运地成为了搭乘“蛟龙”号深潜器的首位女性和女科学家。
  与“蛟龙”号的结缘起于参与周怀阳教授负责的“7000米载人深潜器海试选址研究”(2004-2007年),当时7000米载人深潜器还未被赋予“蛟龙”号的称谓。我们很幸运,能够在“蛟龙”号的成长过程中留下一些记录:在南海为载人潜水器的安全海试圈定了1000米、3500-4000米水深级别的场址,为2009年和2010年“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在该海域的海试成功提供了保障。在项目进展过程中,还让我结识了一批醉心于推动中国深潜事业的人:刘峰、李向阳、徐芑南、崔维成……等等。他们在推动这项事业中所经历的酸甜苦辣,是局外人无法体会的,也正是因为有了他们的坚持,才有了今天能够自如游弋的“蛟龙”。
  红色的中国元素是我对蛟龙的第一印象,与“蛟龙”号的第一次亲密接触则是在无锡基地。在基地水池试验区,我第一次进入了深潜器舱内。与2010我乘坐的美国Alvin号相比,“蛟龙”号舱内设计更加宽敞,较Alvin号直径大了20cm;布局也更加人性化,内舱壁的工程塑料上布设了导流槽,使得深海舱内外温差凝结形成的水滴,能够很好的“顺流而下”,此外还布置了坐垫和靠垫,使乘客更加舒适。
  2010年我乘坐Alvin载人潜水器在美国考察的是热液活动区,下潜到海底给予我强烈的视觉震撼。那一次,我最大的体会是,如同陆地地质工作者开着吉普车跑野外寻找露头采集地质样品一样,载人深潜器给作为“交通工具”,为科学家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也就是从那次亲身体验开始,期待“蛟龙”号早日投入科学运用的愿望更加强烈。
  6月20日,我真正与“蛟龙”号同游深海海底,这是本航次的第4次下潜,“蛟龙号”的第56次下潜,重点任务是对前期找到的冷泉区进行精细的地形地貌调查,并采集保压水体样品。当“蛟龙”号完成离底几十米的定高地形地貌测量,缓缓降落到水深1120米的冷泉区时,映入眼帘的是“漫山遍野”的棕色贻贝和白色瓷蟹,无论是贻贝还是瓷蟹大都是密密茬茬地群居生活。也许是习惯了和平的环境,对于我们这些外来者的到来,他们毫无反应,没有丝毫躲避,透过潜器的舷窗,可以看见瓷蟹妈妈托着孩子安然地在贻贝身上横行。与热液区类似,冷泉区也发育了与我们通常意义上的“万物生长靠太阳”完全不同的“黑暗生态系”,位于食物网最底端的初级生产者是利用冷泉区的甲烷等化学物质进行新陈代谢的游离或者共生的细菌和古菌等微生物。
  在这次下潜的其他海底,我还看到了“风中”摇曳、形态各异、婀娜多姿的粉色和白色珊瑚,有类似柳树枝条形的、有扇形的,还有类似松树形的,她们似乎自傲于自己的美丽,往往选择了独居;还有瞪着一对大眼珠对我们充满了好奇的红色大虾……
  海底有太多的精彩和未知等待我们去发现,7个多小时的下潜转瞬即逝。但是时间是奇妙的,有些岁月似乎很短,有些分秒竟然很长。下潜已经结束,心中却充满无限留恋与感激。是潜航员、指挥部成员以及“向阳红09”船船长和全体船员的密切配合,才使得我们的下潜有了丰硕的收获。
  作为一名从事海洋生物地球化学研究的学者,期待“蛟龙”号未来能够配备更多的作业工具。在“蛟龙”号的四次下潜中,bat365在线平台周怀阳课题组研制的保压流体采样器、沉积物短柱取样器和生物网兜都得到了很好的应用,但这些有限的作业工具对于我们深入认识海洋还远远不够,还需要进一步研发各种可用于原位物理化学参数测定的传感器和仪器、可开展原位培养试验的培养装置等等。

Last Updated (2013-07-15  16:31)